基督徒知識分子缺席的時代 - 李建安博士
http://www.gcciusa.org/Chinese/b5_publications/GCB/2011/Jun/P04.pdf
Summary:
沒有智慧言語的時代是空洞的;沒有知識分子的時代是空白的。當空洞取代了神的道,當空白佔據了神的家,教會的前景是堪憂的。
笨下去的现象
Dumbing-down譯為「笨下去」是種社會現象,指現今社會的文化產品為了俯就那些沒有素養而又缺乏耐性的消費者,永無休止地往「白痴化」和「弱智化」的滑落方向發展。
今天的教會面对世俗冲击成为笨下去的教會
教會所面對的世俗化過程涵蓋面廣泛,包括:崇拜儀式、講台內容、教會的行政和思維模式、教會傳福音的方式,甚至福音的內容(如果那還算是福音的話)也世俗化了。
在不同層面影響著教會的世俗化衝擊,带来改變、爭議、困擾和迷惘。不是對每個信徒对改变都是無異議,可全然被接受的;然而,信徒缺乏分辨力,未能給予對錯、合宜不合宜的分辨;缺乏百分百的信心,以致有些信徒會感到不知所措,何適何從?
笨下去的教會
外面社會思潮之所以能大搖大擺、毫無忌憚地往教會橫衝直闖,大肆擄掠,源于靈恩運動对世属的撬開。靈恩運動所採取的是「消費主義」路線,顧客至上:give them what they want;心態是if you cannot fight
them join them。靈恩運動特別把年青一群鎖定為他們的服事對象―他們的顧客。他們認可這一族群所持有的次文化:他們的興趣、常光顧的產品、流連的場所、喜好的消遣、愛好的音樂…因而對他們百般討好,削足而適其履。
為了迎合這世代的青少年,教會首先認定這世代的青少年所要的是一些通俗的、淺白的東西,教會的傳統聖詩因此對他們來說是太深奧、太艱澀、太難懂、太拗口了。教會在敬拜上所選的詩歌因此乃按照Rick Warren 的原則,含媚俗化、兒童化的傾向。
教會的講台也不遑多讓,也是往媚俗化、兒童化的路向跑。講台著重的不是道,反而是夢、神醫見證、如何向神禱告求富求福、如何求恩得平安之道等。不解經、不論道,內容多是講故事、論神蹟、談奇事、說預言,解夢話……倒像是天方夜譚、聊齋誌異。
笨下去的基督徒
1. 追求即刻滿足的基督徒
活在「快餐文化」又是「網際網絡」時代中的人,注重「即時」:「快餐文化」求的是速戰速決,享受即時的滿足;「網際網絡」所提供的便利是即時搜得資訊、質料、圖像……講的是速度與時間。這種時代文化所褓姆出來的一代缺乏耐心,也缺乏放長線釣大魚的意願。
2. 缺乏高素養的基督徒
「快餐店」所端上的不會是甚麼佳餚美食。「快餐文化」並沒有肩負提高文化水平的義務,更談不上承傳優良傳統文化的高尚神聖使命。它所有的唯一使命是經濟使命: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快餐店」不會警示消費者有關它所提供的產品中所含危害他們健康的成份:高脂肪、高膽固醇、高能量;反倒是百般地加以掩飾,給人錯覺以為他們是營養保健的教育代言人。
再者,後現代以影像為本的媒體,所灌輸的是一種表面、膚淺的認知,並不鼓勵消費者作深入、抽象性思考。這些文化所產生的是膚淺表面,缺欠深度的一代。
3. 缺乏內涵的基督徒
在「快餐文化」與「影像文化」兩者中,前者不談精工、不出細貨,後者不究深度、不賦睿智;恰恰這兩者是內涵必備條件。內涵談修養,論智慧;修養的東西須付上時間的代價。智慧這東西更須靜心更須歷練,不經年歲的洗禮,不經反省深思,難以結晶。這在在都是「快餐文化」與「影像文化」所无法提供的。
我們今日的基督徒是一代「追求即時滿足的基督徒」、「缺乏高素養的基督徒」、「缺乏內涵的基督徒」。
結語
基督徒知識分子缺席的時代知識分子應當具有四樣的特質: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有強的分辨力、有自我批判意識、具憂患意識。
當社會思潮特別是「後現代思潮」、「消費主義」、「笨下去」等趨勢目光淫猥地向教會舞弄著安祿之爪,如惡虎擒羊般殘暴撕裂時,有誰在抗衡潮流?有誰在高台守望?有誰在堵住破口呢?
(本文蒙作者賜稿自其所著《知識分子缺席的時代》一書,由吧生福音文化中心2010年出版。)
0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